很多新手爸媽都在問,老人總喜歡給寶寶把尿,對孩子好還是不好呢?
這里我明確告訴你,經常把尿對于小月齡寶寶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!
養娃問題難,兩代人在這上面總是容易出現一些溝通障礙。老人樂衷于把尿,年輕人在這方面也不懂,結果受苦的卻是我們的寶寶啦
過早頻繁的強制性給寶寶把屎把尿到底有哪些危害?
危害一:寶寶難以養成自主排便意識
寶寶自我控制排尿,是一個循序漸漸的過程,必須等到寶寶的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已經發育成熟,寶寶的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約在3歲左右才能發育成熟,等可以自己感覺到尿意和便意,這樣就可以通過大腦控制括約肌來處理大小便。
所以過早地給小月齡寶寶把尿是提前讓寶寶形成依賴性,而失去自主成熟的過程,之后寶寶排尿的條件反射就會是家長的“噓噓”聲,而不是自主意識。長期下來會形成寶寶的憋尿,喪失自主排便能力。
危害二:寶寶睡眠質量受影響
寶寶睡覺的時候也需要排泄,而把尿會讓寶寶喪失夜間自主排便意識,必須等大人起身把尿才能完成排便,這樣一來寶寶的睡眠就會受到影響。如果寶寶是習慣在紙尿褲里尿,那么當他需要排泄時,可以睡夢中就完成,而不用被大人的抱起打擾了香甜的美夢。
危害三:不尊重寶寶感受,影響寶寶的專注力
是不是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,家里的老人時刻在旁邊預備著,定時定點的給寶寶把尿。比如寶寶正在搭積木,家長覺得距離上次尿尿已經1小時了,便將寶寶抱去把尿,打攪了寶寶的創作計劃!這樣會影響寶寶對一件事的專注力哦
危害四:花樣“把屎把尿”,寶寶不舒服
每個家長的把尿姿勢都獨具特色,寶寶必須適應家中不同人的把尿姿勢。有些家長習慣把寶寶兩腿張開,有些則是長期等待式,一定要等到寶寶有尿才肯罷休。
“我只是個寶寶,做寶寶好難”
給寶寶把尿的危害你都了解了嗎?在寶寶小的時候我們要盡量避免這樣做哦。
無論是尿尿還是便便,都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,等寶寶發育較為完善,可以獨立坐穩時,這時候可以開始培養寶寶坐便器的排泄習慣,讓寶寶循序漸進地擁有獨立自主的健康排泄意識,別忘了將這些育嬰小知識告訴你的家人們,我們下期見